7月20日,一封寄給濟南市委主要領導的《關于對濟南市政務服務中心幾個問題的反映》的信,掀起了一場針對濟南市部分部門與企業的明察暗訪行動。經過近四個月的努力,《濟南市發展環境明察暗訪紀實片》被濟南市紀委制作出來。“刀刃向內,自揭傷疤”,這反映了濟南市抓作風提效能、優化發展環境的決心,也宣示了濟南將以更鐵的紀律、更硬的措施,狠抓發展環境建設,為“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提供堅強保障。
發展環境對一個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近年來,濟南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經濟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濟南五大經濟指標增幅17年來首次全部超過全省平均水平;生態文明方面,退出全國空氣污染城市前10名,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漸漸成常態;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濟南榮登省會城市榜首;干部隊伍建設方面,堅持“實在實干實績”用人導向,落實“四看一聽”選人用人機制,大力實施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一號工程”;健全完善“為擔當者擔當,讓實干者實惠”制度體系,在全市形成了爭創一流、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發展環境方面,濟南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向縱深推進。大力實施“七大工程”,充分發揮12345市民服務熱線,以及《作風監督面對面》《政務監督熱線》等平臺作用,堅決整治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
但是,成績背后同樣存在問題。這部明察暗訪紀實片中,反映出濟南市的發展環境仍需進一步完善,干部作風需要進一步轉化。濟南市紀委書記程德志將濟南市的主要問題歸納為三個方面。首先,濟南市的某些干部工作作風不實,思想仍停留在“上個時代”,表面貫徹落實,事實虛于應付。其次,服務意識不強。“濟南個別部門總認為企業和群眾是在‘求’自己,時刻提醒別人我是‘衙門口、朝南坐’‘門好進、事難辦’,把職責當權力,把服務當恩惠。”最后,辦事效率不高。一些部門墨守成規,審批慢,“能不辦的就不辦”。
“這些表現,都是典型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損害了濟南發展環境,破壞了濟南形象,極大地削弱了濟南的綜合競爭力。”程德志表示,各級各類窗口部門要認真查找在工作作風和服務意識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落實服務承諾,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努力為群眾快辦事、辦好事。
面對問題,程德志表示,濟南市各部門必須守好責任落實“主陣地”,主體責任必須要落實到位,面對各項工作既要謀劃部署,又要身體力行、直接參與。紀委將對紀實片中的問題進行原地回訪,落實解決情況。要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民主監督意見,著力整治庸懶散奢、為官不為,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濟南市紀委還將繼續暗訪,繼續制作一系列暗訪專題片,形成人人抓作風、各方優環境的強大合力。
同時,紀委將進一步用好“問責”武器,堅持失責必問、問責必嚴。“誰不擔責、不作為,就要打板子,不僅要打疼形成震懾,還要打響警示他人。紀委已從片中梳理出10條違紀違規線索和8條需要限期整改的問題,同步轉相關紀檢監察機關查處,責令職能部門限期整改。”程德志表示,“寧可多處理幾個‘害群之馬’,甚至‘揮淚斬馬謖’,也決不容許損害發展環境、給濟南抹黑的事件發生。”
據悉,濟南下一步將全面推開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建立市、縣監察委員會,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督全覆蓋。根據測算,改革之后監督對象將增加4倍以上,各級監察委員會將由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任命產生。市監察委將把發展環境監督檢查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加大問責力度,做好正向激勵引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