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上午,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在龍奧大廈召開,發布了我市產業金融中心建設的最新進展。前三季度,全市完成金融業增加值559.6億元,占全市GDP的比重為10.7%。實現金融業稅收107.8億元,占全市總稅收的比重為12.3%,產業金融中心快速崛起,支柱產業地位進一步鞏固。
截至9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為16661.3億元,同比增長6.6%,較年初增加1121.6億元;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為14106.7億元,同比增長11.8%,較年初增加1006.5億元。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318.1億元,同比增長13.8%。各項金融指標穩居全省前列。根據CDI中國金融中心指數最新排名,濟南在全國31個金融中心城市位列第15位,較上年上升2個位次。
前三季度,全市新引進各類金融機構50家。浪潮集團等3家大型企業均明確了在我市成立財務公司的意向。中央商務區及輻射區內已建成商務項目16個,引進重點企業超過450家,其中省級總部近30家,金融服務業機構近70家,金融機構集聚化趨勢逐漸顯現。截至9月末,全市企事業單位一般性貸款余額8979億元,比年初增加1032.9億元,同比多增627億元,創近年來新高。其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316.3億元,較年初增加114.9億元,同比增速14.7%,高出各項貸款增速2.9個百分點。保險資金以股權、債權投資等形式協議投資我市重大工程建設超過70億元。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20家,累計達到152家,有24家入選創新層,均居全省第一位。前三季度,中孚信息、積成電子、浪潮信息通過首發、定向增發和配股籌集資金34.4億元,37家新三板掛牌企業定向發行股票籌資18.1億元,18家非金融企業累計通過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83單,實現債券融資1015.1億元。先后舉辦了全市規模企業規范化公司制改制培訓會、加快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現場交流會等,前三季度,共有248家企業完成改制,累計完成866家。
將首次發布中國產業金融中心指數
作為全國首個提出建設“產業金融中心”的城市,我市計劃依托產業金融國際論壇,打造產業金融領域的“達沃斯”。記者在11月10日上午召開的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各項籌備工作目前已基本就緒,我市將于11月16日至18日在山東大廈舉行“2017中國(濟南)產業金融國際論壇”,屆時美國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邁克爾·佩蒂斯,德國政府經濟專家委員會成員、德國維爾茨堡大學貨幣與經濟學教授彼得·博芬格,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中國首席代表艾德華等十余位國際知名專家學者將作為演講嘉賓齊聚濟南,共同探索金融支持新舊動能轉換和實體經濟發展新路徑。
本次論壇由濟南市人民政府、山東省金融工作辦公室主辦,濟南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清科集團承辦,主題為“產業金融相契·知本務實創新”。論壇為期三天,將邀請政府金融管理部門、國內外知名經濟學家、金融高端人才、行業領軍企業代表來到濟南,借鑒全球發展經驗,研討中國產業金融發展的新理念和新舉措。論壇圍繞我市“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的中心任務,特別開設了科技金融、城市發展金融、文化金融、物流金融四個分論壇,論道四大特色產業金融的發展。除此以外,論壇還將組織全國副省級城市金融辦主任聯席會議、新舊動能轉換產業扶持基金交流座談會和齊魯香港多層次國際資本市場研討會、“品味齊魯鄉情”等交流活動,分享不同城市金融業助力區域經濟及實體經濟發展的經驗,探索企業與資本對接的有效途徑。
據了解,本次論壇將發布《中國產業金融藍皮書》。本書由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與濟南市聯合研究編制,著名經濟學家樊綱作序,這也是行業里第一次發布主題為“產業金融”的大型研究報告。藍皮書中將首次發布“中國產業金融中心指數”,從資金支持、結構優化、服務有效、創新發展和環境適應五個維度共選取了19組共計64項客觀指標,以指數評價的方式反映我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果。
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論壇先期已面向“1+6”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城市征集篩選出50個有股權融資需求的優質項目,屆時將通過齊魯“1+6”夢工場活動幫助這些優質項目與資本實現長效對接。論壇期間將成立中國產業金融智庫,匯聚產業金融產學研頂級人才,推動中國產業金融的發展。為全面展示山東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金融發展成就,論壇還將設置省會城市群經濟圈集群展,展示山東省、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濟南市及11縣區的金融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