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級酒店的餐廚垃圾怎么處理?普通社區里的垃圾如何分類?交通不便的小山村處理生活垃圾又有什么絕招?7月3日,市政協第七專題“商量”以“生活垃圾分類裝運——垃圾分類你準備好了嗎”為主題,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市民代表開展第二次現場商量。大家帶著問題“進城下鄉”,還真發現了不少亮點。
第一站,調研組一行來到了環境優雅的喜來登酒店。這里垃圾品類和數量繁多,是企業垃圾分類處理的代表。調研組直奔垃圾中轉站,一路沒有聞到任何異味,大家不時低頭看看腳下的路面,也沒有污水殘存。有委員掀開垃圾桶的蓋子查看,手上依然干干凈凈,沒有沾染污物。在這個面積不大的中轉站里,設立有垃圾分揀臺,酒店自行對可回收垃圾進行清洗后分類收集。但是在現場,調研組也產生了疑惑:偌大的酒店,怎么沒見到一桶餐廚垃圾?這時,酒店工作人員打開了一扇門,一陣涼意奪門而出。原來,這是一間冷藏室,餐廚垃圾都統一儲存在這里,可以有效防止常溫環境下腐敗而污染環境。據介紹,如此先進的垃圾分類處理方式是酒店從國外考察借鑒而來的。
隨后,調研組來到歷下區甸柳一居和平路社區,察看與市民生活最為貼近的普通社區垃圾分類情況。在小區門口,一組顏色鮮亮的柜子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柜門上分別標有“紙類”“塑料”“金屬”等字樣,旁邊的另一個小柜子則標有“有害垃圾”,電子垃圾、過期藥品等都有不同的投放口。這是社區引入第三方服務企業提供的“易分寶”智能垃圾分類管理系統及服務。“你們收集的各類垃圾如何處理?”“居民對這種回收方式認可度怎么樣?”“企業的運作模式是怎樣的?”調研組對這樣一套高科技垃圾分類處理系統頗感興趣,也提出了不少問題,現場工作人員都作了詳細解答。
最后,調研組來到南部山區高而辦事處花坦村,調研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情況。花坦村位于高山之上,離市區40余公里,垃圾外運成本相當高。為此,辦事處于2007年底建立起陽光堆肥房,并為村民配備了分類垃圾桶,將可腐爛垃圾分開收集,運到堆肥房處理,產生的肥料用于村里的農業生產,既解決了垃圾處理的問題,又實現了資源再利用,產生了經濟效益。“這樣的垃圾分類處理方式為廣大農村地區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調研組對這種良性循環的處理方式紛紛稱贊。
通過第二次現場商量,調研組一行表示,我市在企業、社區、農村等不同環境的垃圾分類工作都體現出不同的亮點和特色,針對各自情況,都采取了獨到的措施,取得的先進經驗,值得借鑒和推廣,調研結束后一定會將其形成完整意見、方案,為我市垃圾分類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本報記者 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