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圍繞“加快轉型發展,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發展目標,通過改革創新,不斷提升綜合實力,增強產業聚集效應。1至11月,該園區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5億元,同比增長18.2%;固定資產投資76.9億元,同比增長5.02%;合同額招商引資45.5億元人民幣、外資2610萬美元,新增企業500家,引進上市企業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家,注冊外資企業12家,發展勢頭強勁。
招大招強提升實力
園區將招商引資作為適應新常態、實現新突破的關鍵之舉,招大引強,緊盯世界500強、國內100強、央企和上市公司,圍繞打造新材料、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醫療健康、現代物流、文化旅游6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大力開展新動能產業鏈招商、精準招商,與世界500強企業立邦、國內500強企業中南集團牽手合作,簽約引進立邦新型材料基地、中南高科·濟南智能制造小鎮、融通智能產業科技園等24個投資額度大、科技含量高、帶動作用強的引爆型、顛覆性的重大項目,儲備購地項目40余個,在談重點項目10個(總投資額度逾100億元),為園區培育大集群、促進大發展,加快趕超發展積蓄后勁。
項目建設提速達效
按照“簽約項目抓落地、擬建項目抓開工、在建項目抓進度、投產項目抓服務”的要求,園區堅持目標、問題和效率三個導向,圍繞前期策劃、征地拆遷、用地供給、開工建設和環境營造等重點環節,強化全程服務和跟蹤調度,2018年,園區將重點推進鑫茂科技光纖預制棒、中南高科·中德產業園等10個市級重點在建項目全面提質增效;加快推進天諾光電二期、萬亞發電機組、山大陶瓷磨料、新工藝示范園一期5家入駐企業等10個項目及企業投產達效;加快推進天然天能環境技術研發應用基地、融通智能科技產業園等8個項目進度,確保上半年開工建設;同時,確保傳化泉勝公路港三期、濟鍋集團搬遷改造等8個項目1900畝土地上半年摘牌。
科學規劃引領提升
營商環境逐步優化,企業服務多方對接、安全管控科學有效、“鳳棲園區”引才集聚……一系列的變化讓園區的特色優勢逐步凸顯。2017年以來,園區大力實施服務優先戰略,千方百計為企業發展著想,主動靠前服務,及時掌握各類幫企助企政策,積極爭取政策扶持,助力企業發展壯大。今年還將建立提升經濟效能部門,多措并舉挖潛增收,確保主要經濟指標實現10%至20%不同幅度的增長;深入推進園區改革創新,在體制機制、融資方式等方面著力打造政策服務的“高地”、發展成本的“洼地”;發揮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國家級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示范基地的影響力,搶抓北跨攜河發展機遇。
2018年,園區將持續推進創新驅動、產業集聚、產城融合、開放引領、人才集聚“五大戰略”,立足“一園一湖”發展格局,努力成為全區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排頭兵、驅動器、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