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oot id="acuuy"></tfoot><tfoot id="acuuy"></tfoot>
  • <strike id="acuuy"></strike>
    •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抗爭,只為消除屈辱

      發布日期:2011-08-15

      信息來源:

       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粗暴踐踏人權的《排華法案》,為在美華人帶來了極度屈辱與災難。美國國會卻至今未表歉意。今天,呼吁美國政府正視這段歷史的“1882計劃”正在美國引起強烈反響——

      華盛頓賓夕法尼亞大街西北1201號是一座戒備森嚴的辦公大廈,有著近百年歷史的科文頓·柏靈律師事務所總部便設在此處。從大廈頂層的平臺上,可以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平視不遠處的美國國會山。7月14日晚,科文頓·柏靈律師事務所多功能大廳內所舉辦的活動,將敦促人們從另一個角度審視美國國會129年前所做的一件事情。

      多功能廳內臨時布置起一排展板。展板的中央部分醒目地標有“記住1882年”的字樣。畫面上一個戴黑色禮帽者的背影留下一長串陰影,陰影中站立著一位身著中國清代服飾、低首愁容的華人婦女。畫面右下處又有一行文字:“在《排華法案》的陰影中為民權而戰。”

      美國首位華裔國會議員趙美心走到了展板中央處的講臺前。她說:“今晚你們是為‘1882計劃’籌款而來。因此,剛開始時,國會眾議院道德委員會告訴我不能參加這一活動。后因這一活動允許有非營利支持者,所以我又被告知可以到這里來。但我不能在這一場合為國會任何一項議案游說。那么好吧,今晚就讓我成為一名藝術家,來為大家描繪一幅畫卷……”

      歷史畫卷令人心碎——

      每根枕木下都有一具華工尸骨

      “這幅畫卷所展現的是19世紀來到這片土地的第一批中國移民。他們為了尋求更多的機會來到這個他們稱之為‘金山’的地方。”趙美心動情地講述著:“想一想吧,他們擁擠在一條船上,忍受4至8周的煎熬橫跨太平洋;想一想吧,那些人被迫蜷縮在甲板下面的雙層床上,兩床之間距離只有17英寸(約合43厘米);想一想吧,甚至當很多人還沒有抵達大洋彼岸之時,就看到你旁邊的人已經死于疾病或饑餓;想一想吧,當這些人最終來到這個稱作美國的地方后,很多人以一天不到兩美元的收入艱難度日。”

      趙美心的陳述將人們的思緒拉回到一個半世紀以前的歲月。

      1850年以前華人移民美國者寥若晨星。自美國西部掀起“淘金熱”后,涌入美國的華人增加。據美國移民局統計,1853年,華人進入美國海關人數只有42人,1854年增至1.3萬人。此后,由于美國修建太平洋鐵路的需求,進入美國的華工人數每年都在萬人以上。

      在清末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的情形下,一批批主要來自中國廣東、福建兩省的窮苦農民登上被稱為“浮動地獄”的海船,像罐頭里的沙丁魚一樣擁擠蜷縮在船艙內,“日則并肩疊膝而坐,夜則交股架足而眠”,在海上漂流約兩個月來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做“苦力”。有記載稱,當年曾有4船共載2523名華工去美國,途中死亡人數達1620人,死亡率高達64.21%!

      僥幸來到美國的華工吃苦耐勞,艱難度日。無數華人的血汗,流淌在美國走向現代化的征途上。

      修建于19世紀60年代的美國太平洋鐵路全長3000多公里,穿越了整個北美大陸,是世界上第一條跨洲鐵路,被稱為自英國工業革命以來世界七大工業奇跡之一。正是這條鐵路成就了現代美國。從1865年到1869年4年間,約有1.4萬名華工參加筑路工程,占工人總數的90%。在地勢最為險峻的路段,建路工人均以華人為主。大量華工在高強度、高風險勞動中死亡。1868年,約有千名華工死于內華達山段鐵路建設。1970年,在今日美國人稱之為“內華達山上的中國長城”的鐵路路段,人們從當地沙漠中挖出近一噸重的華工尸骨——“每根枕木下都有一具華工尸骨”的血淚描述令人心碎。在數年的施工中,建路工人共828萬次揮動鐵錘,釘進276萬根道釘,其中有超過4/5的工作是由華工完成的。

      然而,數以萬計的華工不僅在建路過程中飽受酬金微薄等種族歧視,當太平洋鐵路建成時,在加州薩克拉門托舉行的鐵路竣工慶?;顒又?,竟然沒有一位華工代表應邀出席。在慶祝酒會上,人們一個接一個走上主席臺祝酒,但沒有一個人提及華工的貢獻。來自舊金山的納薩尼爾·貝內特法官說:“在加州人民的血管中,流著4個當代最偉大民族的血液,有法國人敢打敢沖的勇猛勁頭;有德國人的哲學頭腦和堅定精神;有英格蘭人不屈不撓的毅力;有愛爾蘭人不知憂愁的火爆脾氣。他們各自做出一份恰如其分的貢獻。”在只字不提華工的情形下,貝內特稱:“一個來源于這些民族并將其最優秀的品質聚集在自己生活中的民族,是能夠取得任何成就的。”

      1873年,美國爆發的經濟危機使就業形勢雪上加霜。此時華人移民也達到了19世紀的最高潮。愈來愈多的白人將失業的威脅歸咎于任勞任怨的華人。有人公開喊出“不給華人一個工作機會”的口號,惡性排華事件日益頻發。“隨著華人人數的增多,對華人的不信任和憎惡也在增強。盡管華人在建造太平洋鐵路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當19世紀70年代經濟衰退來臨之時,美國人首先抱怨華人,一場反華運動隨之而起。”趙美心說。

      翻開已經發黃的19世紀末期美國報刊,大量充斥著對華人的侮辱、嘲笑與咒罵,對華人赤裸裸的種族歧視彌漫著整個美國社會。在一幅漫畫中,一個高大的白人用腳狠狠地踩在一位倒在地上的華人背上,手中拎著那位華人的辮子。華人被描繪的形象十分丑陋,千人一面地扁平臉、齜牙、細眼、拖著長辮子、神情木訥呆板。不少報道直稱華人“愚昧”、“不肯被同化”、“不講衛生”、是“道德敗壞的劣等人種”。

      《排華法案》如同絞索——

      美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排除一個民族享有平等、自由的聯邦法律

      在一個宣稱“平等”、“自由”、“人權”的國度,華人成為愈發瘋狂的種族歧視浪潮的犧牲者,這一浪潮從強大的社會輿論演變為政策行為,最終堂而皇之地進入立法殿堂。

      “淘金競爭的激烈導致第一個反對華人的立法和一項針對外國礦工稅收的出現,其中很多礦工是華人。”趙美心說,“第一個反對華人的立法遠未證明是最后一個。政客們發現了一個有資可用的政治議題。在此后10年中,在反華問題上,美國政客們表現得一個比一個激進。他們不放過每一個機會譴責華人。不久,國會就行動了。1882年,國會通過了《排華法案》……”

      1882年5月6日,第四十七屆美國國會正式通過《排華法案》,此后由時任總統切斯特·阿瑟簽署成為法律。

      這一《排華法案》在導言部分聲稱,美國政府認為,華工的到來使得美國境內一些地方的良好秩序受到威脅,因此,美國國會參眾兩院一致通過此法。自此法通過90天后的10年間,停止華工來到美國。在此期間,來到美國的任何華工都是違法的。

      這一共計15款的法律充斥著對華人權益赤裸裸的剝奪。其中第二款規定,從任何外國港口將任何華工帶至美國的船只將被認定為犯罪,并將對每一個帶入美國的華工處以500美元以下的罰款,還將處以一年以下監禁。第十四款規定,美國州法院和聯邦法院不得給予華人美國公民身份,與此相悖的法律均被廢除。

      “在10年中禁止華人進入美國,也不允許他們自動成為美國公民,更沒有選舉權。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排除單一民族享有美國自由的聯邦法律,其原因僅僅因為他們是華人。”趙美心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在此后的歲月中,有關排華法案更加嚴厲,華人脖子上的絞索勒得更緊。因為這份嚴格的移民法,華人女性不能來,許多華人男性成光棍。他們被迫隨時隨地拿著身份證件,這是美國移民中惟一被要求這樣做的種族。他們經常遭到騷擾、盤查和拘禁,如果他們拿不出身份證明,就被投入監獄;或被驅逐出國,無論他們是何種國籍。這些在國會中通過的法律被認為是像打掃房間一樣理所當然。到最后,這種不公正深深鐫刻在美國法律之中,而華人無從抗爭——因為他們根本沒有選舉權。所有這些,對美國一些國會議員而言,只是幾句話或一項法案的事,但對于華人而言,美國聯邦政府正式寬容反華的種族主義,意味著華人每天都生活在恐懼之中。”

      1882年《排華法案》出籠后,美國又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法律,將“華人脖子上的絞索勒得更緊”。1888年一項法律規定,華工出境時,須有妻子、子女身在美國,或有價值1000美元的財產,才能向海關要求獲得一年內重入美國的簽證。同年出臺的《斯科特法》則規定,華工出境后,不管有無返美簽證,一概不準回到美國。1892年的《吉爾里法》將停止華工來美期限延長10年,同時規定,在美華工必須一年內登記注冊,否則將被驅逐出境。1902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再度將《排華法案》延長10年。1904年的一項法案干脆將《排華法案》無限期延長。

      趙美心告訴本報記者:“我的爺爺在上世紀之初來到美國。就是因為《排華法案》,他不能帶家人來,他不能自動成為美國公民。每個華人在那時都有過辛酸遭遇,很可怕的境遇。那時只有華人遭到這種待遇,那時的政客爭相咒罵華人,以嘩眾取寵。”

      “在洛杉磯、舊金山、懷俄明和西雅圖,華人商店被搶掠,他們被趕出家門,被毒打和謀殺。”趙美心繼續描述這幅可怕的歷史畫面,“有一天,一群白人在俄勒岡州赫爾斯峽谷發現一些華人礦工,決定搶劫他們的黃金。他們把呆在帳篷中的31名華人一一射死,然后將他們分尸后扔進山谷。這些謀殺者竟為這一行為感到自豪。他們將一些華人身體器官留做‘禮品’,其中一人將頭骨作為糖罐在廚房中放了多年。后來只有3個殺人者遭到審判,但最終也沒有被處任何懲罰就獲釋了。”

      “華人從那些日子走了過來,戰勝了這些挑戰,生存了下來,但心底仍留有傷痛。我還想講一講關麗珍的故事。”趙美心說:“2010年,關麗珍贏得加州奧克蘭市市長選舉,成為在美國大都市中擔任市長的第一位亞裔女性。她的家族在奧克蘭有104年歷史,她的祖輩自19世紀70年代來到加州,在索諾馬縣建造酒窖、修鐵路,但因為《排華法案》,他不能將全家帶來,更不能成為公民。”

      “關家每一代男人都被迫回到中國娶親。因為《排華法案》,在美國沒有可以成親的華人婦女。關麗珍的父親賺了一些錢后,于1920年回到中國娶親。但又因為《排華法案》,只得將妻子留在國內,身后留下了兩個女兒。直至二戰,因為美國需要中國作為盟友,《排華法案》被取消,關麗珍的父親也因為參軍而取得美國國籍后,全家人才被允許團聚。這也就是為何出生在美國的關麗珍,從未見過她在中國出生的兄弟姐妹的原因。你能想象到關麗珍市長身上會有這種故事嗎?然而,像她這樣的故事在華人中俯拾皆是,包括我自己的家庭。”

      人間悲劇不堪回首——

      華人昔日所遭遇的不公正應該得到糾正,懸在華人頭上的“玻璃屋頂”應當掀掉

      在經過61年之后,1943年11月26日,《排華法案》終被廢除。即使如此,對華人的歧視仍顯而易見。廢除《排華法案》后的美國一度實行所謂移民“配額制”,規定每年華人移民數只能是105人,世界上任何地方的華人申請移民,美國都須使用這一配額。美國國會也從未正式承認《排華法案》對華人的排斥違反了美國建國的基本原則,嚴重侵害了華人的基本人權。

      美國國會遲遲不表歉意,絕不僅僅是對糾正歷史錯誤的“遲鈍”,更深刻的緣由是對華裔根深蒂固的歧視與傲慢。較之對于其他族裔的態度,這一反差更令人不安。美國眾議院2008年7月29日經過口頭表決,通過了一項要求國會就奴隸制和種族隔離制度等歷史問題向黑人道歉的提案。此前,美國國會曾通過道歉法案,就二戰時期關押日裔美國人表示道歉,也曾向夏威夷原住民就1893年推翻夏威夷王國表示道歉。2005年,國會又通過法案為參議院曾經阻擋反私刑法的立法而向私刑犧牲者及其親屬道歉。

      在《排華法案》出籠后的100余年間,盡管美國華人遭遇了“豬仔”般的販賣、牲畜般的虐待及種種難以言傳的歧視、排擠、打壓,但他們秉承中華民族勤勞奮進,不斷拼搏的精神,加之祖籍國的不斷發展壯大,越來越多華人在美國各領域取得杰出成就,社會地位有了顯著提高。今年7月11日晚,亞裔及太平洋島國裔美國人投票組織在華盛頓舉行活動,歡送即將赴中國就任的美國新任駐華大使駱家輝。駱家輝回憶說,從他的祖父早年移居美國,到他本人后來成為華盛頓州州長,其間經歷了約百年時間。駱氏家族在華盛頓州的居所曾距華盛頓州政府僅一英里之遙,“然而,這一英里就走了一百年”。駱家輝回憶說:“我父輩從小就教育我,要勤奮篤學,重視家庭,要為自己的出身自豪,要相信歷史的方向盤總是掌握在偉大的民族手中……”

      然而,時至今日,那一無形的“玻璃屋頂”仍若隱若現地懸在美國華人頭上。去年,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華裔法學教授劉弘威擔任聯邦第九巡回法院法官,但國會參議院共和黨議員在聽證會上對劉弘威百般刁難,最終使這一任命胎死腹中。

      面對歷史上所遭遇的無盡屈辱,在美華人一直沒有停止抗爭。1895年,一群不滿對華人歧視的青年成立了同源會,開始為爭取華人的權益進行抗爭。同源會駐華盛頓代表江權活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家人曾因《排華法案》飽受欺凌,他的母親就曾很長時間被拘押在舊金山灣的天使島移民站,其經歷噩夢般不堪回首。

      1965年,年輕的華人歷史學家沈己堯痛感在美華人受移民法規的嚴格限制,“除少數人外,大都不可能找到適當工作,無法安頓下來。多少人在觀望、彷徨、苦悶、焦慮,甚至流落街頭,極度悲觀而陷于精神失?;蜃詺⒄咭鄷r有所聞”。他開始在相關史料中發掘爬梳。歷經5年,《海外排華百年史》一書面世。該書扉頁上寫道:“獻給海外受歧視和被迫害的華人。”在書中,他悲憤地寫道:“滿清末年,中國險被豆剖瓜分,那些大多數靠耕種過活的文盲,到新大陸來開天辟地,與白人競爭,痛苦不在話下,受歧視而遭排斥是顯然的。在配額制度下,中國人被以種族來稱呼,而不是以國家來稱呼,這無疑是一個國家的羞辱。”

      今年85歲的沈己堯認為,美國歷史上的排華政策,比加拿大為時更長,為害更烈。當年美國的排華做法,直接影響到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的華工政策,在全球范圍造成惡果。2006年8月,沈己堯呼吁美國政府應仿效加拿大政府的做法,承認在歷史上歧視和排斥華人的錯誤,就《排華法案》等對華人造成的傷害表示道歉。

      2009年,美國加州議會就《排華法案》向加州華人正式道歉。此事觸動了正在舊金山出差的華人薛海培。他回憶說,既然1882年《排華法案》由聯邦國會通過,就應該由聯邦國會通過決議,正式向全美華人公開表示歉意。他的這一主張得到熱烈響應。在經過大量溝通、組織工作后,一份由160多個華人團體聯署的請愿書交到了趙美心手中。這一行動最終被稱為“1882計劃”。“1882計劃”主席林敬忠博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這一計劃旨在增進美國公眾對于《排華法案》的了解,促使美國國會通過決議對《排華法案》正式表示遺憾。此外,“1882計劃”還將與有亞裔歷史研究專業的美國大學合作,力爭將這一歷史寫入有關教程。

      今年5月26日,趙美心和其他兩位國會眾議院議員宣布,他們向第112屆國會第一次會議遞交眾議院第282號議案,要求眾議院就美國歷史上通過的歧視華人法律,包括《排華法案》表示遺憾。同一天,來自加州和馬薩諸塞州的美國國會參議員黛安·范因斯坦和斯科特·布朗也聯名向參議院提交了內容相同的第201號議案。

      7月27日,美國國會眾議院少數黨領袖佩洛西在參加一項活動中表示了對“1882計劃”的理解。趙美心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去年,我去了洛杉磯埃弗格林公墓,看到300名華人被埋葬在那里。這些人多么想葉落歸根,不愿這樣客死他鄉。但因為他們貧窮、孤獨,就這樣孤獨地死在異鄉。時至今天,有這么多人關心著這些在上世紀遭難的華人,這就是我為何提出議案,要求國會就《排華法案》表示遺憾。這樣,國會才可能說,這些歧視法案錯了,因為這一法案違反了‘美國之所以成為美國’的核心價值。”

      華人歷史上的際遇得到了美國各界的廣泛同情?!侗或屩穑罕贿z忘的針對華裔美國人的戰爭》一書作者瓊·弗萊格女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3年前這一專著曾被《紐約時報》評為當年最佳圖書。她之所以關注在美華人的境遇,是因為上世紀70年代她剛剛在加州洪堡縣開始教師生涯時,發現課堂上沒有華裔孩子。帶著疑惑,她研究了當地歷史,了解到1882年《排華法案》通過后,華人在美國西北地區遭到大規模驅逐。“我的母親祖籍新西蘭,父親來自烏克蘭,他們都是移民,所以華人的故事打動了我。”她說:“在做研究時,我發現美國當時有著多么嚴重的種族主義。我不認為道歉可以改正歷史,重要的是這樣的舉動具有教育意義和政治含義。”

      趙美心所提議案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美國國會議員的理解與支持。對這一議案表示支持的美國國會日本裔眾議員邁克·本田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在歷史上,華人被用作廉價勞工,被當作牛馬般使用,受到不公正待遇。我們必須承認和糾正這段歷史。

      “1882計劃”得到美國猶太人委員會的支持。該委員會全國立法事務主任理查德·福爾汀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這是一個違反美國立國原則的悲劇,應予以糾正。在歷史上,猶太人有過類似遭遇。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猶太人不允許進入一些歐洲國家,也相應地不允許進入美國。今天,讓美國政策制訂者了解這一段歷史非常重要。

      有著約百年歷史的科文頓·柏靈律師事務所對“1882計劃”給予了無償支持。該律師事務所主管馬丁·戈德先生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華人在歷史上所遭到的不公正應該得到糾正。美國國會對此表示歉意并不能改變這段歷史,但將有助于正確認識這段歷史。(求是理論網)

      編輯:
      ?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麻豆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久久久精品影院首页 |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国产综合色在线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 国产精品白丝AV嫩草影院|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69SEX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午夜在线视频91精品 | 在线精品自拍无码|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1024香蕉在线观看| 国产专区日韩精品欧美色|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pp|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免费观看四虎精品成人| 国产精品久久成人影院|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成人国产精品动漫欧美一区| 青青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 97久久超碰成人精品网站|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小草| 久久九九精品99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