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環保意識的日益增強,生活垃圾分類已成為推動城市綠色發展的重要一環。近日,歷下區圍繞“兩網融合”“垃圾分類大家談”“桶邊督導”“有害垃圾收集”“志愿服務”“技能培訓”等關鍵工作領域,組織開展各類活動近60場次,活動參與人次約3500次,在全區范圍內掀起生活垃圾分類綠色浪潮。
“兩網融合”進社區
為進一步增強轄區居民群眾的環保意識,促進轄區生活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近日,歷下區城管局攜手智遠街道、“藍帳篷”可回收企業和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兩網融合”主題宣傳活動,通過開展可回收物環保金兌換、有害垃圾收集、趣味游戲互動、觀看垃圾分類科普視頻、志愿者招募、入戶宣傳等形式,讓“綠色、低碳、環保”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致敬“城市美容師”
為進一步提高環衛工人垃圾分類水平,切實把垃圾分類工作融入日常環衛保潔工作中,國慶假期,歷下區城管局聯合東關街道和濟南市慧泉公益服務中心,在第三十屆“山東省環衛工人節”到來之際,于東關環衛所開展致敬“城市美容師”專項培訓助分類——歷下區2024國慶假期生活垃圾分類培訓座談交流主題活動,由歷下區垃圾分類辦負責人王玨松擔任講師。通過開展垃圾分類專項培訓、垃圾分類大家談等形式,引導環衛工作者提升自身業務水平,做好“分類前哨人”,為該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貢獻力量。
桶邊督導嚴把關
管好一個桶,文明一座城。近日,歷下區各街道紛紛行動起來,廣泛開展桶邊督導活動。在建筑新村街道,志愿者們身著統一服裝,堅守在國熙臺小區垃圾桶旁,耐心向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指導居民正確分類投放垃圾,對不規范投放行為及時糾正;在姚家街道各小區垃圾分類投放點,垃圾分類督導員堅守在垃圾分類一線,引導分類、桶邊督導、清理衛生,為居民打造干凈舒心、低碳綠色的小區環境。各街道一線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不僅提升了垃圾分類的準確率,更增強了居民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
有害垃圾齊收集
有害垃圾不亂扔,文明宣傳進萬家。為進一步提高居民對有害垃圾的認識和投放準確率,歷下區組織開展了多場有害垃圾收集活動。建新街道在歷東花園小區設置了專門的有害垃圾收集點。居民們紛紛響應,將家中的廢舊燈管、過期藥品等有害垃圾帶到活動現場進行投放。
千佛山街道和甸柳新村街道分別開展了“有害垃圾收集日”和“有害垃圾收集周”主題宣傳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設置收集點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居民對有害垃圾的認識和投放準確率。龍洞街道在銀座花園社區通過懸掛宣傳條幅、發放垃圾分類明白紙、設立有害垃圾集中投放點等多種形式,向居民普及有害垃圾知識,講解有害垃圾的危害和分類標準,手把手指導居民如何正確分類投放有害垃圾。
“泉”心全力助分類
泉城路街道、大明湖街道、燕山街道的垃圾分類志愿者們紛紛走街串巷,深入社區、景區、公園,開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他們向居民發放垃圾分類宣傳手冊,講解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分類方法。同時,設置垃圾分類轉盤、飛行棋等互動游戲,讓居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垃圾分類知識。
志愿者們深入居民家中,通過發放宣傳海報、分類“有禮”等多種入戶形式,激發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熱情,鼓勵居民自發成為垃圾分類志愿者、踐行者、傳播者。
專項培訓提效能
以學促行,培訓賦能。文化東路街道在清華園社區開展“紅色引領綠色·黨建引領分類”垃圾分類培訓活動,采用互動問答+模擬投放的方式,對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4個環節逐一進行解讀,同時號召黨員們身體力行、率先垂范,爭做垃圾分類示范者、宣傳者和監督者。趵突泉街道廣泛發動高中學生群體參與垃圾分類志愿者招募培訓,充分利用VR體驗模擬技術,激發學生的熱情和擔當,為推進垃圾分類見實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