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碩果飄香,濟南市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迎來大豐收。
第七屆山東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開幕首日,濟南入選第三屆山東省文化強省建設先進市,濟南市歷下區、市中區、槐蔭區、天橋區、歷城區、長清區、章丘區7區榮獲第三屆山東省文化強省建設先進縣(市、區)稱號,我市的山東舜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航空新之航傳媒有限公司、山東世紀開元電子商務集團有限公司等濟南企業上榜“山東省文化企業30強”,反映出我市文化企業強大的活力和上升態勢。
文化軟實力正成為一座城市發展競爭的重要力量。文化企業的發展,既是一座城市文化實力的體現,也是衡量城市經濟活力的一個指標。近年來,濟南市緊緊圍繞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奮斗目標,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各項工作成效顯著,文化產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企業逐年增長。
此次我市上榜“文化企業30強”的企業,涵蓋了電子商務、廣告傳媒、媒體等不同行業,他們在各自領域精耕細作,取得了長足發展。其中,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的舜網傳媒,既是國信辦批準的濟南市唯一新聞網站、山東省重點新聞網站,也是繼人民網之后全國第二家上市的新聞網站、山東傳媒行業第一股。2017年以來,舜網傳媒圍繞“黨的十九大”、“全國兩會”、“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等國家及省、市重大主題,做好網絡宣傳和輿論管控工作;切實做好精神文明建設宣傳報道,堅持正確的輿論引導,積極策劃相關公益主題活動,精神文明建設創建成果豐碩,榮獲濟南市文明單位、青年文明號、山東省著名商標、山東省服務名牌等稱號。近年來,舜網傳媒還策劃組織了“山東青年微電影大賽”、“十藝濟南”網絡文學征文大賽、“勞動者的姿態與榮光”主題攝影展、“網拒暴力網聚青春”、“我心中的美麗泉城 網友建言獻策”等百余個網絡公益活動,出品了《青山》、《親歷濟南抗戰》等一系列精品微電影,舉辦多場濟南市電商精準扶貧公益培訓。2018年6月,舜網傳媒在集團指導下成立湘西舜源公司,積極配合濟南市東西部扶貧協作產業聯盟做好扶貧工作。 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省軟件工程技術中心、省優秀軟件企業、市軟件創新型企業、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舜網傳媒始終堅持科研創新,成立了以推動科研發展為宗旨的軟件研究院,自主研發了“中央廚房軟件”、“云宣平臺”等技術產品,助力濟南市新聞宣傳融媒體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并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獲28款軟件著作權,承擔了多項省級技術創新、文化產業項目。
秋的累累碩果來自春的積累。我市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成績,來自于我市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有力舉措。
以形同破冰之勢推動改革,濟南文化產業發展迸發出驚人的力量。我市指導協調推進文化領域“放管服”改革,督促引導出臺了《濟南市關于加強文化領域行業組織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的實施方案》,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靈活的機制,釋放了濟南文化產業的巨大潛力。2017年,華僑城繡源河文旅綜合體、明水古城等45個文化旅游項目紛紛簽約落戶濟南。全市49個在建文化旅游項目完成投資268億元,萬達文體旅游城、華誼兄弟(濟南)影視城等大項目開工建設,文化、旅游融合升級取得新進展。
借力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舊動能轉換機遇,我市加快培育文化產業新動能,出臺了《濟南市文化產業集聚區動態管理辦法》,進一步推動文化產業集聚區健康有序發展。濟南國際創新設計產業園、泉城國際創新園、JN150文化創意園、寬厚里、百花洲等一大批文化產業園區有效發揮了文化產業園區的集聚輻射作用,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亮點。
媒體融合發展,是文化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我市深入推進媒體轉型,致力于打造新媒體之都,融媒體發展取得新成效。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的“愛濟南”客戶端在全國本地新聞資訊類客戶端排名第11位,在全國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媒體所辦客戶端排名第3位;濟南時報入駐人民日報客戶端“人民直播”,播放體量及影響力均居省內媒體前列。
生活因城市而美好,城市因文化而精彩。當前,濟南正闊步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進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機遇期、關鍵期、黃金期。站在新的起點上,全市文化領域將搶抓機遇,乘勢而上、順勢作為,進一步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努力在新一輪大發展中贏得先機,搶占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