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由“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的濟南,必將在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中打頭陣、挑大梁。記者獲悉,“2018中國(濟南)產業金融國際論壇”將于10月17日-19日在濟南舉行。屆時,將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國內外金融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圍繞“新金融、新動能、新跨越”主題,為濟南打造產業金融中心、助力新舊動能轉換出謀劃策。
今年年初,國務院批復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明確要求濟南高水平規劃建設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打造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經濟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支持濟南開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改革創新,濟南的發展由此上升為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安排。
據介紹,目前濟南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建設大幕已全面拉開,占地1030平方公里的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占地45平方公里的國際醫學科學中心正在加快建設,占地3.2平方公里的中央商務區初具規模。與此同時,西部的央企城、東部的總部基地、北部的科學城也已啟動規劃。這些重大工程的實施,需要金融的支持,同時也為金融業在濟南創新發展提供了廣闊舞臺。
山東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讓濟南這個山東經濟龍頭揚起來”的部署安排。積極推進金融改革、開放與創新,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正由“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的濟南,必將在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中打頭陣、挑大梁。
立足資源稟賦和基礎條件,濟南將聚力發展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量子科技、生物醫藥、先進材料、產業金融、現代物流、醫療康養、文化旅游、科技服務等十大產業。到2020年,這十大產業將全部達到千億級生產能力。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更是實體經濟的血脈。如何推動金融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暢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通道,更好發揮金融對產業發展的關鍵支撐作用,既是濟南新一輪產業變革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全球范圍金融領域和產業所面臨的時代命題。
產業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提出以來,濟南堅持產業和金融融合發展,金融業已發展成為全市重要支柱產業。今年上半年,濟南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10%。截至今年8月末,全市各類金融機構達到598家,金融業稅收占全市稅收的比重達到12.5%,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以及保費收入等主要指標居全省首位。按照濟南市規劃,到“十三五”末,將逐步形成產業金融體系完善、產融融合發展通道順暢、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有力的良性互動格局,基本建成具有全國重要影響力的產業金融中心。
但與先進城市相比,直接融資占比不大,金融領域外向度不高,輻射帶動能力不強,產業金融中心知名度較低、影響力較弱。濟南舉辦本屆產業金融國際論壇,目的就是通過嘉賓演講、高端對話、金企交流等多種形式,深化共識、碰撞思想、啟迪智慧、探索路徑,打造濟南產業金融國際論壇“城市名片”,進一步提升濟南產業金融中心地位。
本次論壇由濟南市人民政府、山東省金融工作辦公室主辦,中國經濟信息社、濟南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承辦,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亞洲金融合作協會支持。論壇期間,將舉辦“外資金融機構走進濟南”活動,通過向外資金融機構推介濟南及宣傳金融機構引進政策,尋求引進外資金融機構的機會;通過“名企名城對話——新華社民族品牌企業走進濟南”活動中,推廣濟南市經濟發展戰略及產業扶持優惠政策,搭建起民族品牌入選企業與濟南市政府及優質產業的對接平臺,讓民族品牌入選企業深度參與到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項目中,通過切實的產業落地助力濟南轉型發展。
與此同時,本次論壇將發布“2018中國產業金融發展指數”,以指數評價的方式反映我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果,有效反映產業金融發展水平以及存在的問題,為未來金融改革與創新發展提供全新的實踐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