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濟南環華山湖國際半程馬拉松剛剛落幕,首屆中國濟南華山論壇昨日啟幕,兩大活動均選址華麗蝶變的華山歷史文化濕地公園。從歷史中走來,正可謂一幅新時代的“鵲華秋色圖”徐徐展現在市民面前。
北跨橋頭堡,攜河最前沿。近年來,華山片區已成為我市加快城市建設、打造品質之城的一張靚麗名片。首屆中國濟南華山論壇的舉辦,不僅讓更多人感受到了華山的歷史文化底蘊,更讓片區的巨變、歷城的發展贏得了更多喝彩。
海右盛會 名士聚華山
舉辦華山論壇是挖掘華山歷史、弘揚華山文化、啟迪華山發展的重要舉措,論壇對于弘揚傳統文化、推進濟南攜河發展、繪就新時代“鵲華秋色圖”具有重要意義。論壇以“承接歷史塑造未來——傳承華山文化,挖掘時代價值,凝聚發展助力”為主題,邀請了一大批文化名人、書畫名家、商界精英參與。
論壇期間,受邀參加的專家學者和書畫藝術家,將圍繞濟南華山的歷史文化傳承,從《鵲華秋色圖》的書畫濟南,到忠孝文化傳承,再到濟南新華山的魅力和藍圖,討論挖掘弘揚華山歷史文化,并從文化的角度解析歷城、泉城發展的脈絡,為歷城、濟南乃至新時代的文化建設、城市建設出謀劃策、規劃未來。
論壇致力于構建文化交流、思想碰撞和成果展示的平臺。對此,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舉辦華山論壇,在于傳承華山文化,促進歷城發展,通過搭建新的平臺,讓古今在這里相匯,讓大家在這里相聚,通過思想的碰撞、精神的激蕩、感情的交流,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濟南打造“四個中心”、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智慧和力量。
活力之城 泉城新地標
沿著華山生態濕地公園環湖步道行走,湛藍的天空下,波光粼粼的湖面,生機盎然的草木,與平地高聳的華不注交相輝映,樹木肆意生長,岸邊不時有鳥雀棲息,放眼四顧,水光山色盡收眼底。
華山片區建設項目是我市重點工程,是實施我市“攜河發展”、實現“北跨”戰略的重要舉措,是實現我市從“大明湖時代”向“黃河時代”歷史性跨越的橋頭堡。自2013年起,市委、市政府就下決心啟動華山片區整體開發建設,規劃面積14.6平方公里,動遷村莊24個,其中公園面積6.25平方公里,水面2.5平方公里。經過努力,華山片區建設初具規模,一座新城呼之欲出。
隨著一批重大項目的實施,華山片區區位優勢更加明顯,成為全市新的城市建設框架中十二個區域發展中心之一。按照規劃設計,圍繞華山將打造一個“文化底蘊濃厚,自然景觀宜人,旅游配套完善,生活舒適便利”,集華山生態濕地、生態景觀、住宅社區、商業金融、公共配套于一體的城市綜合區。
眼下,華山片區“活力之城”的模樣越來越清晰,華山片區發展在快速推進,片區的改造打破了華山周邊多年來滯后的發展狀況,不僅讓當地城市發展、居民生活一步進“城”,還推動著濟南東北部的城市發展重構。
齊魯首邑 發展新高地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歷城區堅持“115”工作思路,以新型城鎮化為主線,以爭當全市“四個中心”建設排頭兵為目標,全面提升經濟、城建、改革、民生及黨建五項重點工作,取得顯著成績。去年,歷城成功入選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投資潛力百強區、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創新創業百強區。
作為一座“活力之城”,歷城特色鮮明,潛力無限。在濟南城市發展格局中,歷城區擁有1個城市次中心、5個城市區域中心和1個農旅特色小鎮,通過新型城鎮化,520平方公里轄區面積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巨大空間潛力。
今年以來,歷城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大力發展以總部經濟和現代服務業為代表的樓宇經濟、以高新技術和先進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以“內陸港”為載體的物流經濟,以城東科技大走廊為引領的科創平臺,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特別是歷城正以最大的誠意為創業者、投資者傾力打造高效便捷的營商環境、安心舒適的人居環境、溫暖細致的人文環境、“重才親商”的政策環境,努力提供專業的平臺支撐、完備的要素保障、優質的政務服務,為歷城區爭當全市走在前列排頭兵書寫絢爛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