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產業共振、資源互利、山水共建,今年市發改委將從三個方面重點發力,推動萊蕪區、鋼城區融入全市發展大局,破題區域一體化發展。這是從2月15日上午召開的全市發展和改革暨經濟中心建設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的情況。
經過區劃調整,全市土地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里,地區生產總值接近9000億元,省會綜合實力得到明顯提升。為加速城市規模擴張向位勢提升轉變,我市將積極推動萊蕪區、鋼城區產業體系融入全市發展布局,市發改委正著手編制全市區域產業布局規劃,重點是實現原十大千億級產業與萊蕪區、鋼城區現有的15個重點產業集群的對接。聘請世界一流規劃團隊,按照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南翼”定位和智造濟南、康養濟南、文旅濟南、全域濟南“四個一體打造”思路,明確兩個區產業發展定位,提升兩個區產業層次,進一步引導各區縣形成錯位競爭、良性互動的局面。
針對萊蕪區、鋼城區鋼鐵和電力行業余熱資源豐富的情況,市發改委正在研究實施余熱跨區域輸送工程,在保障萊蕪區和鋼城區供熱需求的情況下,補充滿足市內其他區縣熱源需求。這項工程有望為兩個區帶來持續的經濟效益,并能加快實現全市熱源保障無煤化,緩解在節能降耗和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的約束性指標限制。同時,我市還將加快推進濟萊高鐵項目建設,增強交通支撐和串聯功能。
區劃調整后,分布在仲宮、柳埠、文祖、雪野等區域的山區已大范圍融入市區,從城市的“后花園”變成了“城中景”。為促進連片的綠水青山實現保護式發展,今年我市還將研究南部山區綠色經濟發展行動計劃,通過統籌發展旅游、康養等產業,帶動地方群眾就業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