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來早,萬事日相催。
初春,久盼的瑞雪,滋潤了濟南的“山”,注入 了 濟 南 的“泉”,覆蓋了濟南的“河”,融入了濟南的“湖”,洗拭了濟南的“城”,振奮了濟南的“人”。
初春,久違的瑞雪,相伴著齊魯大地“擔當作為”的鼓點,吆喝著山東熱土“狠抓落實”的號子,迎來了又一個蹄疾步穩、疾行向前的“沖刺跑”。
作為“走在前列、揚起龍頭”的“主角”,“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的攻堅戰役,怎能少了濟南“沖鋒陷陣”的身影?
承載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先試的殷切期望,“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的嶄新征程,怎能少了濟南“敢想敢試”的闖蕩?
肩負著打造“四個中心”、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發展重任,“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的實干版圖,怎能少了濟南“滾石上山”的腳步?
光陰迫!時間帶走一切,時間也帶來一切。只有一個時間是重要的,那就是現在!
實干2019!濟南,劍指藍圖、躬耕疾行!
“雷厲風行、快干實干”是一種落實,“不靠刮風靠作風”也是一種落實。“擔當作為、狠抓落實”,這座城市有“實干印記”。
剛剛過去的一年,來自全國乃至世界的高層次人才、跨國企業高管、領軍媒體掌門人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聚焦濟南。很多人發現了蝶變濟南的美,好奇于躋身“全球二線大城市”的成功密碼,也贊嘆于“不靠刮風靠作風”的實干作風和濟南速度。
甲骨文全球副總裁、中國區北方總經理孟文波對濟南干事創業的務實氛圍印象深刻。在去年舉行的跨國公司(濟南)高層對話會上,對濟南充滿信心的他十分期待與濟南企業深化合作,助力智能制造在濟南的長足發展。
同樣看好濟南發展的香港客商融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阮友直言,濟南干部“不靠刮風靠作風”的做派,營造了很好的干事創業氛圍,這里的生態環境好、營商環境舒心,有安全感。
在復雜多變、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國內外環境中,曾被冠以“頓感”之名的濟南以“不靠刮風靠作風”的勁頭抓落實,干出了眾志成城的新氣象,收獲了實實在在的新業績,闖出了充滿希望的新天地,用奔跑的加速度不斷刷新城市發展的歷史紀錄——過去一年,全市主要指標增幅領跑全省,經濟總量躍居全省第二位,首次進入“亞洲城市50強”,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及增幅均居全省首位,爭先進位的趨勢日益明顯……
梳理今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就會發現,“全省首位”、“第一”、“領跑全省”等形容濟南走在全省前列的表述出現了近20次,很多工作是這么多年來的“最好成績”。這些好成績的背后,是鐵腕治霾的堅定決心,是改革創新的精準發力,是迎難而上的合力攻堅,更是狠抓落實的立說立行。
抓落實,就是要有一種銳氣——面對擁堵難題,濟南治堵不舍晝夜,軌道交通1號線、北園大街快速路西延高架段分別比原定工期提前數月開通,28條瓶頸路當年開工當年打通,一舉退出全國十大擁堵城市行列。面對治霾難題,濟南堅決取締散亂污,加大對工業企業的監管力度,全民行動積極支持“禁鞭令”,城市空氣質量得到持續改善,在169個城市排名中退出后20,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漸成常態。
抓落實,就是要有一種擔當——聚焦營商環境中的突出問題,濟南行政效能革命瞄準痛點、難點,“一次辦成”改革激發市場活力,“拿地即開工”模式被國務院在全國復制推廣,市場主體增速由全省第16位升至第1位,總量一舉突破80萬戶。濟南海嘉房地產公司開發的一個項目,僅用20個工作日就完成了從申報到領取施工證的全部工作,為企業節省了至少一個月時間,節約財務費用1500萬元以上。
抓落實,就是要有一種毅力——處于“后創城時代”,濟南迅速掀起城市提升工程熱潮,持續開展拆違拆臨、建綠透綠,頒布實施我市首部精神文明建設地方法規,鞏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豐碩成果,將全市人民的期待與智慧凝聚起來,讓城市管理更精細、讓城市環境更優美、讓群眾生活更幸福,城市形象、文明水平全面提升。
抓落實,就是要有一種情懷——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所為。走心入心的濟南始終以造福市民為最大政績,與全市人民所急所盼同頻共振,從一部電梯、一條道路、一個小區、一片暖氣、一個服務站、一筆民生賬上治理盲點、創造亮點,民生社會事業投入占市級財政支出比重升至76.6%。
實踐往往比任何滔滔雄辯都更具說服力,更能留下啟示。在討論“濟南速度”“濟南奇跡”時,當更多目光聚焦這一組組閃亮數據的同時,我們更應當注意到,這些“奇跡”的發生,正是從一件件、一樁樁抓落實的具體行動中萌發、發酵、壯大。
抓落實,是一篇大文章,“行文走筆”要有境界、有胸懷、有擔當、有效率、有標準、有責任。“擔當作為、狠抓落實”,這座城市“成竹在胸”。
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山東提出“支持濟南深度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建設,打造我國北方高端產業、科技、人才、現代服務業集聚地和央企、跨國公司區域總部基地,建設‘大強美富通’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明確目標,對省會濟南提出了更高要求。濟南自我加壓,今年更是把“加快跨入‘萬億俱樂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列入城市發展目標,被很多媒體解讀為山東提高省會首位度、濟南強勢崛起的沖鋒令。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趕超,跨越。濟南這個曾自開商埠領風氣之先的古老城市,既要在短期內完成迅速崛起、爭先進位的省會使命,又要在先行先試、高質量發展的改革創新中闖出一條經驗之路,唯有狠抓落實、擔當實干。
春節假期后上班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就召開了全省“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工作動員大會,圍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和對山東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全省部署開展“工作落實年”活動。如何做到會落實、真落實?節后上班第二天,在濟南市市級機構改革動員大會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忠林給全市黨員領導干部提出了“六個一定”的具體要求——一定要有境界、有胸懷、有擔當、有效率、有標準、有責任。
抓工作、干事業、謀發展,向來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需要一張藍圖繪到底,需要久久為功。今年,濟南“四個中心”建設、新舊動能轉換、“雙招雙引”、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優化營商環境等一系列工作將繼續提速增效。要實現這樣的目標,黨員領導干部必須牢記初心和使命,自覺抓落實、負責抓落實、認真抓落實,在狠抓落實、擔當作為的過程中,不斷解決難題、化解矛盾、應對挑戰。
濟南是省會城市,干事創業就要有省會標準。在今年的改革創新發展路線圖中,濟南在更高層次、更高程度、更廣領域上提出了諸多奮斗目標。打造資本市場“濟南軍團”、建設國際內陸港、創建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打造“濟南智造”品牌、建設國際旅游目的地等一系列高標定位,對黨員領導干部擔當作為的干勁與激情、主動性和抗壓性要求更高,需要全市上下強化省會意識,瞄準一流、對標一流,干就要干到最好。
從目標到現實,根本在責任擔當,關鍵在腳踏實地。春節假期后全市干事狀態如何?2月12日的《人民日報》對歷下區政務服務中心積極投身工作狀態服務辦事群眾點贊。這種狀態,正是對濟南全市上下抓落實的一個側寫。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各地競相發展的大環境下,狠抓落實的濟南,正拿出排頭兵的姿態,緊緊圍繞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神圣使命,雷厲風行,快干實干,疾速前行。
隨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強力推進,濟南邁入“黃河時代”步伐加快,加上區劃調整帶來的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一系列利好政策、難得機遇交錯疊加,把這座城市推上歷史發展的新起點。作為省會,濟南必須走在前列、揚起龍頭,這是一份光榮的使命,也是必須擔起的重任。
人勤春來早,實干方不負。在過去40年里,小崗破冰,深圳興濤,海南弄潮,浦東逐浪,雄安揚波……無不彰顯出改革創新、狠抓落實的奮斗力量。面對推進新時代賦予濟南的歷史重任,我們更應該珍惜機遇,以勇立潮頭的志氣、攻堅克難的銳氣、舍我其誰的底氣,體現新擔當、展現新作為,在新一輪挑戰中搶占先機、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