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綠化不硬化、能硬化不覆蓋”、“裸露超過3個月以上的地面,必須進行綠化”……記者8月9日從市交通運輸局和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市出臺《城市道路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規范》(以下簡稱《規范》),首次提出“綠色、智慧、文明、開放”的施工管理理念,成為全國第一個城市道路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規范。《規范》將于9月7日起施行。
目前,城市道路工程大都位于建成區市民居住生活區域,工程占地面積大、施工面分散、涉及專業多、動土作業頻繁。如何保障市民出行和既有管線運營,控制管理好揚塵、優化施工交通組織,成為擺在交通部門面前的重大課題。市交通運輸局成立工作專班,邀請多方專家共同研究,同時對標國際先進,高標準設置目標,吸收新加坡、日本等國外先進經驗和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城市的優秀做法,研究出臺了《規范》。各項標準規范在編制過程中,已經在順河快速路、世紀大道、虞山大道以及各瓶頸路工程中推廣應用。
《規范》提出,在工程建設中,對裸露土方的處理,推廣應用環保型抑塵劑固化裸土,減少二次污染,按照“能綠化不硬化、能硬化不覆蓋”以及“裸露超過3個月以上的地面,必須進行綠化”的原則。另外,各工地都將采用智能監控系統。當揚塵檢測儀數值超標時,自動開啟噴淋系統。
《規范》提出,施工過程中要按照“少封一米是一米、少擋一天是一天”的理念,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對市民出行的影響。項目開工前,參建單位要對工程概況、繞行路線、開工日期、投訴電話等進行公示。項目周邊也要采用透明圍擋,市民路過可實時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