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金融改革試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出臺。10月9日上午,在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的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相關扶持政策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實施方案》圍繞“吸引外資金融機構集聚、促進跨境投融資雙向開放、增強金融服務功能、建立完善金融風險防控體系”4方面制定了20項措施。
《實施方案》緊緊圍繞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經濟創新轉型和實體經濟發展需求,以支持新舊動能轉換和實體經濟發展為目標,以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為主線,全面探索金融機構、金融服務、金融開放、金融安全等領域的制度模式創新,加強改革創新系統集成。
在吸引外資金融機構集聚方面,主要是積極爭取國家金融開放政策率先在濟南片區落地實施。去年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了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12大舉措,今年7月20日,國務院金融委公布了11條最新的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對于這些措施,央行明確表示“鼓勵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優先落地”。《實施方案》明確提出積極爭取國家金融開放政策率先在濟南片區落地實施,取消銀行等外資持股比例限制,積極吸引知名國際金融機構總部、區域總部或功能總部等落戶濟南片區,加快形成國際優質金融資源集聚態勢。
在促進跨境投融資雙向開放方面,深化跨境結算便利化改革,包括開展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試點,簡化經常項目外匯收支手續,減少企業出口收入入賬環節等。支持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重點推動貿易和投資領域的人民幣跨境使用,主動爭取承擔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點,大力支持跨境人民幣資金池、跨境人民幣租賃、跨境金融資產轉讓、發放境外人民幣貸款、開展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等人民幣跨境業務,打造人民幣結算重要結點。促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包括支持符合條件的機構探索開展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等跨境業務試點,支持片區內保險法人機構依法依規開展境外投資等,積極推動我市跨境金融便利化改革取得顯著成效,跨境資金結匯使用更便捷、結算成本更低、跨境投融資渠道更豐富。
在增強金融服務功能方面,支持有條件的金融企業交叉持牌,開展綜合經營業務;鼓勵本地法人銀行與外部股權投資機構合作,面向企業提供“股權債權”投融資服務;開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二級市場交易;鼓勵創新知識產權保險業務;開展基金管理服務專項改革創新等,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助推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在建立完善金融風險防控體系方面,通過加強監管科技應用,建立跨境資金流動風險監管機制,加強異常交易監測等,探索建立適應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創新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