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球凈展覽面積最大的會展中心、建設總投資約10億元的城市展廳、集約高效的現代商務中心……記者10月15日獲悉,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第二批重點項目集中開工中,總投資311.8億元的22個重點項目掀起了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新一輪大發展、大建設的熱潮。
產業園區:集聚整合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
產業園區方面,將開工8個項目,涉及會展經濟、總部經濟、先進制造業、智慧物流等產業領域,總投資168.5億元。
其中,綠地國際博覽城會展經濟科創園項目位于先行區崔寨組團,用地面積約5100畝,總建筑面積600萬平方米,將建設國際會展中心、齊魯國賓館、科創總部、生活示范區,并配套布局酒店集群、精品商業、高端辦公、人才公寓等。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成為全球凈展覽面積最大的會展中心,形成從展會聚集、產業引入、科技孵化、商業消費到休閑居住于一體的商業生態。項目分多期實施,本期開工的展館一期共35萬平方米,投資約97億元,預計2021年8月交付使用。
為持續推動科技研發及成果轉化,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在中國科學院重量級科研院所簽約落地的合作基礎上,將推出中科院工熱所濟南分所及20MW燃機項目,主要打造研發中心、成果轉化平臺,重點開展新原理發動機、燃氣渦輪機等先進動力技術與裝備的工程化開發、應用轉化和產業化,同時組建濟南先進動力研究所研發團隊,培育一批動力領域的交叉前沿創新技術,并優先在先行區轉化落地,加速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的科研高地。
在智慧物流領域,普洛斯濟南智慧汽車綜合產業園、中通快遞山東結算中心、聯倉濟南新型電商產業園3個項目總投資28億元,將建設以冷鏈物流、新零售、供應鏈基地為主要特色的高端乘用車零配件智能園區中心、電商云智慧物流產業園、多元化電商綜合產業園。
公建配套:投資143.3億元建設14個項目
公建配套方面,將開工14個項目,涉及安置房、市政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等,總投資143.3億元。
其中,城市展廳項目、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創新中心項目均位于先行區大橋街道都市陽臺片區。城市展廳建筑面積約6.4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0億元,位于景觀大道公園帶中,將公園環境與城市脈絡連通,計劃2021年3月交付使用。
與城市展廳一路之隔的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創新中心占地面積68畝、規劃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9億元,遵循綠色、現代、節能、智能、科技等辦公建筑理念,打造集約高效的現代商務中心,計劃2021年底9月交付使用。
崔寨安置二區、崔寨安置五區分別位于先行區崔寨組團西北部和南部,兩個片區規劃分為綜合服務區、教育片區、商務辦公區、居住片區,以低密度組團為中心,劃分多個居住組團便于后續分期安置,一期工程計劃均于2022年6月底交付使用。
另外,本次還開工建設7條市政道路和廟郎示范街等一批農村四好路,改造提升轄區G220、G104等一批國省道沿線環境,涉及道路總長度61.5公里,總投資26億元,計劃2020年7月上旬完工。
同時,配建大橋水廠供水項目,水廠服務范圍為先行區大橋組團和崔寨組團G20繞城高速以南區域,服務人口約65萬人、服務面積約88平方公里,總投資11.3億元,計劃2020年底完工;配建大橋燃氣熱源廠,建立與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內桑梓生物質熱電廠、燃氣熱電廠、污水源熱泵和中深層地熱水等熱源的聯系,形成“一張熱網,多個熱源”的供熱格局,提高區域供熱保障率。計劃2020年11月完成鍋爐安裝工作。
政策支持:出臺“十條政策”助力招商引資
記者了解到,2019年以來,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引進中科院濟南先進動力研究所、招商蛇口區域總部基地等優質項目26個,總投資約1656億元。
同時,為營造更加寬松的發展環境,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制定了《先行區促進產業發展十條政策》,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新能源等主導產業,在落戶補貼、投資優惠、經濟貢獻獎勵、科技研發扶持等多個方面,為“雙招雙引”企業和人才團隊提供最優惠的政策扶持。
目前,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已完成總體規劃和9大類50余項專項規劃編制,初步建立了“多規合一”框架體系,累計完成拆遷村居35個,清理土地約1萬畝,移交約5280畝。已經開工的重點項目中,“三橋一隧一高速”建設順利推進,齊魯黃河大橋、鳳凰黃河大橋開始橋梁主體施工,黃河隧道盾構機開始掘進,引爆區市政道路初步成網,大橋西安置區一期主體即將封頂,孫耿周邊7村安置區開始基礎施工,綠地國際博覽城、中科新經濟科創園、數字經濟產業園等重點產業園區加快建設。其中,綠地國際博覽城完成一期612畝供地,進入全面建設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