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我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全力組織推動生產企業復工復產,指導企業做好生產經營;加大支持力度,幫助企業解決困難,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生產要素和服務保障。大力支持與疫情防控物資密切相關的生產企業,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企業,開足馬力加大生產,吹響復工復產“號角”。
企業生產勁頭足——馬山鎮多村整合安置房工程開工,將安置3萬余村民——
破土動工,在希望的田野上
正月十六上午,陽光被隱隱遮住,通往長清區馬山鎮上義合村的路上車輛稀少,全程暢通。從104國道拐進崮五路,路邊依次閃過的村莊大多關門閉戶、人煙稀少,偶爾幾個走路的村民都戴著口罩。幾個村設在路邊的防疫檢查站掛著紅色抗擊疫情的橫幅標語,兩個值班人員或站或立。
上義合村的防疫檢查站設在五馬路中間兩個大水泥墩附近,此前這是一處為防止超載貨車通過的路障,現在成了檢查站的“天然”欄桿。值班村民認真記錄了車牌號和人員姓名、來自于哪里、電話等信息,給登記人員測量體溫后將車輛放行。
當天7點半,長清區馬山鎮多村整合農村新型社區安置房工程開工,首批130余名施工和管理人員及30余臺施工車輛進入工地。該項目總占地面積約3348.5畝,總建筑面積約156.2萬平方米,工程總投資約47億元,將建設安置房11554套,建成后將解決鎮域45個自然村、3萬余村民的安置問題。
馬山鎮多村整合農村新型社區C地塊工程現場位于上義合村東北。依照《山東省農村新型社區和新農村發展規劃》,馬山鎮作為省內第一批旅游特色小鎮,是濟南市唯一一個制定鎮級總體發展規劃的鄉鎮。全鎮域將構成“一軸、兩廊、四組團”的空間結構,重點打造綠色生態和產業聚集的“人居生態谷、馬山田園城”鄉鎮區域經濟帶。去年,濟南市確定由濟南城投集團負責實施馬山鎮全鎮域保護發展工作,項目建設單位為濟南城投集團全資子公司山東樂耕城市建設開發有限公司。
工程大門入口處設置了出入登記點和體溫監測點,看到有車輛駛近,工作人員馬上背起消毒噴灑裝備來到車輛旁,對車輪、車體噴灑消毒液,車內人員則需要下車登記、測量體溫。“現在是防控疫情的特殊時期,我們的現場全封閉施工,只留一個出入大門,進入工地的人員、車輛都要檢測、登記和消毒。”山東樂耕城市建設開發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蘇澤告訴記者。
在工地入口處記者看到,剛剛搭建好的幾間板房分別設置成值班室、防疫物資存放處和隔離室,墻壁上張貼著《建筑業從業人員疫情防控注意事項》,附近已平整好的土地全部鋪上了綠色防塵網,整個工地看上去整潔有序。
蘇澤介紹說,為確保安置房工程開工建設安全,他們提前做了大量現場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準備工作,包括制定各項疫情防控制度,確定應急預案,備好疫情防控物資儲備和疫情監控設備,還在現場設置防疫專員,負責疫情排查和健康臺賬管理。開工前,項目部提前對勞務人員進行身體檢測和信息錄入,著重對來自疫區或身體有異狀的進行隔離或勸退,并對符合要求的人員發放健康證。
“今天早上7點半,130余名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進入工地,在入口處登記、測量體溫。現在工地上的施工人員基本來自長清區,下班后就可以回家,不用集中住宿,這樣對疫情防控更有利。”濟南長興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安置C區工程副總指揮王強說,他們要求全員戴口罩出行,不得隨意串崗,同時在現場加大疫情防控檢查和巡察力度。
這是一個巨大的工地,放眼望去,看不到工地圍擋的邊緣,遠處十幾臺挖掘機在轟鳴著平整土地,十幾臺渣土車及時進行清運。據山東樂耕董事副總經理張海巖介紹,根據規劃,馬山鎮多村整合農村新型社區安置房工程的安置房項目分為A、B、C、D、E、F六個安置區,目前開工的是C區。計劃建設安置房11554套,主要包括2層、6+1層和11層住宅,并同步配建學校幼托、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安置房工程建設周期計劃為215天到570天,其中第一批安置房A、C區計劃今年第一季度開工建設,第四季度竣工驗收,安置B區計劃第一季度開工建設,2021年第一季度完工驗收。
馬山鎮位于長清區南部山區,是古齊魯兩國重要通道,省道104穿境而過,毗鄰國道104和220、京臺高速公路、津滬鐵路,規劃中的濟南大三環位于片區南部,交通便利,鎮域面積約88.5平方公里。為充分發揮交通、生態和文化三大優勢資源,馬山鎮規劃重點加快文化生態旅游業的發展,形成以文化生態旅游業為核心,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柱,以商貿物流業和生態農業為特色的生態型產業體系,形成綠色生態和產業聚集的“齊魯桃源生態谷,泉南民博田園城”鄉鎮區域經濟帶。
可能因為還在暮冬時節,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人煙稀少,現在馬山鎮的山野看上去有些蕭條。但工地上那些波浪般隨風起伏的綠色防塵網,那些隨風傳來的挖掘機的轟鳴聲仿佛在說,看,不遠的將來,一個能容納3萬村民的大型新社區將在這片希望的山野上拔地而起、迎風高歌……
保障復工措施實——
我市積極協調糧油企業復工復產
日前,市發展改革委赴糧食儲備庫點,對我市應急成品糧儲備及儲糧安全情況進行檢查。據悉,截至目前,我市糧油儲備充裕,應急加工企業已全部具備復工復產能力,市場糧油產品供應正常、價格平穩。
據了解,市發展改革委成立三個市場巡查組,加強市場監測和研判分析,實行“一日一報一巡查”,每天由委領導帶隊、市紀委市監委派駐紀檢組全程參與,對糧油市場供應及價格情況進行實地檢查,形成日監測報告,及時上報、主動發布,穩定市場預期。
加強糧食調度和產需對接,確保糧油市場不斷檔、不脫銷。調度各區縣及市內大型超市糧油產品銷售情況,及時捕捉糧油動態;調度糧食應急加工企業庫存情況,動員企業及早復工復產,保障我市后續貨源供應;調度成品糧儲備企業庫存能力,持續充實庫存數量,多品種增加我市糧油市場產品供貨量;提前落實運輸能力,暢通糧油產品供貨渠道,為企業辦理綠色通行證,保障糧油產品順利進入濟南市場。
同時,加強儲糧安全監管和市場監督檢查,全面開展糧油應急儲備檢查,嚴格落實儲糧安全責任,確保我市糧油儲備庫存充足、保存安全。
濟南海關出臺“12條”應急措施助力復工復產
為支持濟南關區重點行業和民營中小微企業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生產經營和進出口困難,助力企業盡快復工復產,2月9日,濟南海關特制定12條疫情防控期間應急幫扶措施。
這12條措施主要從快速通關、延長期限、減免稅費、去繁就簡等方面為企業提供服務,主要包括設立快速通關專用窗口,保障疫情防控物資通關“零延時”;全面推廣“兩步申報”、“提前申報”;延長稅款繳納期限,滯納金一律免征;擴大捐贈進口物資免稅范圍;優化加工貿易業務辦理;提高查驗效能,優先保障重點物資通關;鼓勵網上辦理海關業務;提供技貿措施和統計分析服務;推行產品風險管理和企業信用管理;優化檢驗檢疫模式,實施口岸分類驗放;推行主動披露和容錯機制;積極貫徹寬嚴相濟和繁簡分流原則,從輕從快辦理違規案件等12條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