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怎樣發揮政府部門職能作用,把力量用在最吃勁處?
“人社部門立足職能,采取多項‘硬核’舉措,用人社部門的溫暖幫助企業盡快度過‘寒冬’,迎來復工復產的‘春天’。”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壯表示,為助力企業輕裝上陣,市人社局牽頭制定了《關于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了“保障企業復工用工需求”等6個方面26條“硬核”措施,特別是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提高創業擔保貸款額度、階段性降低社保費率、減免社保繳費、職業介紹補貼、一次性用工補貼等政策,都是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期盼的“及時雨”,最大程度釋放政策紅利、減輕企業負擔。截至目前,已經向企業發放穩崗返還資金9批1.6億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2億元,惠及企業1191家;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8641.2萬元,惠及3821家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
“招工難是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一大現實難題,市人社部門創新招聘方式,努力保障企業用工需求。”王壯介紹,一方面,大力開展線上招聘活動,通過公共求職招聘平臺和人社微信公眾號,及時發布企業用工信息,搭建用工和求職的精準對接橋梁。截至目前,舉辦網絡招聘會130場,招聘企業數7018家,用工崗位數16.5萬個。另一方面,大力開展“點對點”用工對接。在來濟返崗人員集中地區,組織“點對點”的定制化運輸服務,對成規模、集中性返崗的企業,開通直通車,幫助勞動者安全返崗、平安就業。3月5日,重慶武隆47名務工人員集中乘坐包機來濟返崗,人社部門安排兩輛大巴車直接送到用人單位,實現了從“家門口”直接到“廠門口”。
為滿足疫情期間企業辦事需求,市人社部門依托“智慧人社”平臺,大力推行“不見面”服務模式,梳理發布了全局158項線上服務項目目錄,公布了全局系統48家業務處室單位的咨詢電話,在原有30項“秒批秒辦”事項基礎上又推出了5項“秒辦”服務。從2月1日至今,通過“不見面”方式辦理各項業務近90萬人次,“不見面”服務率達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