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九大改革攻堅行動”第二場發布會。據了解,5年內,我省將在濟青煙推出104.3平方公里的優質產業凈地。只要是符合山東高質量發展定位的企業和項目,我省將全力支持,確保來即能落、拿地開工。
今年首批推出25平方公里左右優質產業凈地
近日,《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5年)》印發實施。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設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的決策部署,全力打造主導產業突出、產業生態系統完善、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端產業集聚區。
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周連華介紹,省委、省政府為引進世界500強及行業領軍企業、產業鏈引擎性項目,拿出了超常的力度和措施,確定5年內,在濟青煙推出104.3平方公里的優質產業凈地。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是產業凈地,且相對集中連片,可以滿足不同規模的項目隨時落地、開工建設。其中,濟南市37平方公里、青島市37.3平方公里、煙臺市30平方公里,今年首批即可整備推出25平方公里左右。因此,只要是符合山東高質量發展定位的企業和項目,都非常歡迎、全力支持,確保來即能落、拿地開工。
緊盯新一代信息技術等5大產業打造9大產業集聚區
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緊盯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醫養健康、節能環保5大產業前沿方向,聚力打造9大產業集聚區。其中,濟南市重點打造整車整機及氫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綠色建設、智能制造3大集聚區;青島市重點打造數字科技與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3大集聚區;煙臺市重點打造高端化工新材料、海洋生物與醫養健康、高端裝備制造3大集聚區。
這9大產業集聚區,有的已經具備了一定基礎,像青島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產業規模已經接近1000億元,也有的,則是“無中生有”“平地起高樓”,像濟南的綠色建設產業集聚區,就是一條全新打造的,集綠色設計、綠色建材、綠色智能施工、綠色低碳運營、綠色基礎設施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條。我省的目標是,用5年時間,這9大集聚區落地超過200個世界500強及行業領軍企業項目,集群總規模接近10000億元。
濟南瞄準“世界級水平”
先進制造業集群
濟南市圍繞新舊動能轉換,規劃建設了包括綠色建設、智能制造、整車整機及氫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為主導的三大產業集聚區。預計2025年,將形成具有世界級水平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園區產業規模達到近4000億元。
市委常委、副市長鄭德雁介紹,到2025年將共計推出37平方公里產業凈地,今年可推出15平方公里,占到了全省可推出凈地總量的60%,年內形成的“六通一平”基礎配套為項目落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拉開了打造國際化、世界級高端產業基地的大幕。
為加快濟南國際招商產業園的建設,濟南在雙招雙引、營造環境方面也將推出一批“硬核”政策。財稅扶持上,拿出了“真金白銀”,比如,智能制造集聚區給予固定資產投資總額7%的扶持獎勵;人才引進上,送出了“超級紅包”,比如,綠色建設集聚區對引進的頂尖人才或領軍團隊,技術填補國家空白并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的,最高可給予1億元的開辦補貼。創新環境上,將加快搭建CIM管理平臺,整合與應用城市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基礎設施、人文經濟等全方位時空大數據,同步建設與貫通規劃、建設、運營三大階段的信息化系統,通過各系統之間的關聯、聯動與信息共享,打造濟南國際招商產業園3大集聚區“規、建、審、管”一體化的完整服務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