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在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上,市政府報告了《濟南市人大常委會關于依法全力做好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的執行情況。
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階段,2月13日,市人大常委會制定出臺《決定》,為科學實施最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了法治保障,為動員全社會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形成強大合力提供了法律依據。
《決定》出臺后,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嚴格落實《決定》各項要求,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從執法、司法、守法等各環節協同發力,將依法防控貫穿疫情防控全過程。目前,全市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我市所有區縣均為低風險地區,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正常。
據了解,在《決定》的“護航”下,我市率先實現3320名湖北來濟不滿14天人員核酸檢測全覆蓋,從源頭上降低了疫情擴散風險;率先對密切接觸者實行集中隔離措施;率先對出院患者實行糞便或肛拭子核酸檢測措施并在指定醫院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率先推出發熱病人必須通過120轉運或自駕方式就診措施;率先對養老機構、兒童福利機構、精神衛生機構、社會救助機構、假期有留校學生的學校等特殊場所實行全封閉管理……
按照《決定》關于疫情防控工作格局的要求,我市分區分級實施網格化精細管理,低、中、高風險地區分別施策,落實差異化精準管控措施;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動員能力,建立健全區縣、街道、社區等防控網絡,落實“十個一律”管控措施、“雙測溫兩報告”制度,規范管理密切接觸者、重點人群和高危人群;強化對復工人員、返城人員和其他重點人群信息登記、健康監測篩查等措施,嚴防脫離管控。推動濟南健康易通行掃碼全覆蓋,實現對全市流動人員信息全掌握、行蹤軌跡全了解、健康管理全到位。
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同時,我市全力統籌推進“六穩”工作,制定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17條”、決戰一季度“20條”,出臺《關于積極應對疫情促進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關于扎實做好企業復工復產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保障措施23條》等一系列制度規范和政策措施,全力打通企業復工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堵點,協調企業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各類問題,除國家層面規定外,其他行業全部正常營業。目前全市“四上企業”開復工7977家,開工率99.8%。落實復學“十個到位”,對擬開學學校進行開學條件核驗,“濟南”模式核驗樣板在全省推廣。
當前我市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但隨著最近國內一些地方散發及輸入性確診病例的出現和全市復工復產復學全面推進,我市疫情防控仍然面臨很多風險,為了積極應對挑戰,回應關切,就深入推進《決定》貫徹落實,答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張考卷,在本次市人大常委會會議上,市人大常委會就進一步鞏固疫情防控成果,抓緊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構建完善的公共衛生和重大疫情防控體系,加快形成同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等方面提出了“一攬子”意見建議,努力為企業有序、順利復工復產,為穩定社會預期、為維持正常經濟社會秩序提供優質高效、堅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