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司法局獲悉,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我市社區矯正工作牢牢抓住“智慧矯正”這一關鍵抓手,扎實履行疫情防控和安全穩定雙職責,實現全市3600余名社區矯正對象在位可控,零犯罪、零疫情。
打造全域覆蓋監控網絡
建立社區矯正指揮中心和遠程視頻督查系統,實現對16個區縣局、165個司法所疫情防控工作24小時線上督導。完善社區矯正聯合管控平臺重點管控模塊,在車站、機場等位置增加約束報警設置,實現對全部社區矯正對象的信息化監控。對符合條件的社區矯正對象全部實施電子腕帶監管,信息化核查力度增強。
建立協調聯動監管機制
聯合濟南中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在全國首家出臺疫情防控期間社區矯正聯動監管規范,明確“不見面”管理銜接的具體要求。打造遠程視頻督查系統,強化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將社區矯正對象信息納入公安機關重點人口庫,推動社區矯正監管指揮系統與“天網”系統、“雪亮”工程對接,聯合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建立社區矯正對象不準出境報備制度,強化社區矯正對象接觸入境人員排查,阻斷疫情傳播風險。
實施全時可控管理措施
市區兩級司法局每天依托“智慧矯正”系統,對社區矯正對象的在位、疫情防控等情況多次電話、視頻核查,對重點人員個別調查,確保底數清、情況明。加強電子定位巡查,嚴控社區矯正對象離濟外出,疫情防控期間共處罰違規社區矯正對象4人,對個別在外社區矯正對象每天多次核查位置,確保在位可控和安全返回。
強化線上法治教育疏導
加強社區矯正對象在線法治教育,利用“在矯通”管理教育終端的自學模塊,以視頻、短信、倡議書、明白紙等形式,向社區矯正對象推送疫情防控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宣傳,提高其防范意識和自律意識。組織心理咨詢師、志愿者有針對性地開展視頻談話咨詢活動,為部分困難矯正對象送去防護救助物品,確保其思想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