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政府透明度指數位列全國第六,網上政府排名列省會城市第二位,連續6年獲評“中國領軍智慧城市”……11月20日,濟南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召開,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王茂禎和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圍繞我市法治政府建設的有關情況展開介紹。
法治政府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撐。今年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關心支持下,緊緊圍繞服務保障“項目深化年”,強化制度供給,優化政務服務,嚴格規范執法,依法行政水平進一步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改善,人民群眾法治獲得感不斷增強。濟南連續4年在全省營商環境考核中獲評“一等”,獲得“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桿城市”“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等多項榮譽。
2.4萬個事項實現證照證明“免提交”
我市加強依法行政各環節制度建設,著力打通制度堵點,實現良法善治。今年出臺政府規章4件,配合市人大常委會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規4件。建立健全“1+8+1”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體系,將重大行政決策、政府規范性文件、執法決定等全面納入合法性審查。深入推進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我市政府透明度指數位列全國第六。
建立市、區縣兩級企業服務中心和“泉惠企”綜合平臺,實現惠企服務一口辦理、一站通達。深化“無證明城市”建設,310項證明事項承諾即辦,2.4萬個事項實現證照證明“免提交”。
市公安局出臺《服務保障重點產業項目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措施》,推出28項具體措施、59個服務事項,市司法局實施法治護航重大項目“五大行動十二條措施”。建立全市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度,15件年度實事如期完成。健全12345熱線“接訴即辦”機制,今年受理群眾訴求740萬件。以有解思維推行“帶封過戶”新模式,涉及資金2.1億元,獲評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創新實踐優秀案例。
連續6年獲評
“中國領軍智慧城市”
我市優化執法力量配置,市級保留7支綜合執法隊伍,將90%以上的執法力量下沉到執法一線。建立市域黃河流域交通運輸執法聯盟,加大非法營運打擊力度。創新推出食品安全監管“一券三卡”,守護市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深入推進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不斷提升省會城市安全韌性。建立府院聯動機制,創新“1+3+N”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模式,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行政復議決定履行率保持100%。
我市堅持數字賦能,著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設信息化水平。連續3年召開數字濟南建設大會,推進政府治理信息化與法治化深度融合。全國首創“泉城鏈”政務數據共享模式,連續6年獲評“中國領軍智慧城市”。依托“山東通”實現7400余項機關內部事項網上運行,機關內部“一次辦成”平臺獲評“中國數字政府數字治理十佳創新案例”。上線國內首個政務服務云大廳,309項高頻服務事項智慧受理。“愛山東”濟南分廳上線50項民生“關鍵小事”,建設政務服務“泉心泉意”大模型,網上政府排名列省會城市第二位。建成全市應急資源數據庫,實施數智交通“綠波城”建設、“校園天眼”工程,公立醫療機構掃碼支付全覆蓋,城市管理數智化加速推進。
實現省內外40多個城市、
800余項事項異地通辦
我市積極踐行法治為民,聚焦極簡審批、系統集成,切實提升企業群眾辦事便利度。扎實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圍繞個人出生到身后、企業準入到退出兩個“全生命周期”,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牽頭會同各相關部門,共同推出了133個“一件事”,改革后申請材料、辦理環節、跑動次數、辦理時限分別壓減40%、68%、74%、63%。推動惠企政策“直達快享”,持續打造“泉惠企”濟南市企業服務綜合智慧平臺,已集中發布惠企政策4500余條、政策兌現事項388項,企業登錄平臺即可一站查詢;梳理發布129項“免申即享”政策,符合條件企業均可“無感享受”;依托平臺與省、市相關系統互聯,推動政策發布、審核、兌付等一體化運行。
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出臺服務保障“項目深化年”若干措施、支持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改革創新發展若干措施等,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深入推進跨域通辦提質擴面,實現省內外40多個城市、800余項事項異地通辦。持續完善自助服務體系,實現了基層服務場所全覆蓋。推行行政處罰“四張清單”制度
受益市場主體1.6萬家
我市開展不平等對待企業、不公平市場待遇等法律法規政策清理,梳理涉企法律法規政策483件,清理3件。建立40個政府立法聯系點,在立法中充分聽取企業、行業協會商會和社會公眾意見。出臺《濟南市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工作辦法》,實行涉企檢查“檢查審批、事前備案、事中登記、事后評價”制度,按照“無事不擾”和“最小必要”原則,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市級聯合監管覆蓋180個領域、320個事項,聯合抽查比例從原來的16%提升到52%,實現更大范圍“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全市涉企行政檢查同比壓減20.67%,企業迎查負擔大幅減輕。推行行政處罰“四張清單”制度,發布242項輕微違規“首次不罰”事項,適用“免罰”“減罰”“輕罰”減免罰款9500余萬元,受益市場主體1.6萬家。
今年累計開展
信用核查5.8萬人次
我市組織開展“誠信教育進機關”活動,將誠信教育納入公務員教育培訓體系,在初任培訓、任職培訓中開設政務誠信課程,不斷增強公務員誠信責任和誠信自覺。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和居民身份證為基礎,采集政府部門和公務員信用數據,建立了覆蓋全市所有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的信用檔案。在公務員招錄、調任、提拔等工作中全面實施信用核查,對于存在嚴重失信行為的一票否決。今年以來,累計開展信用核查5.8萬人次,依法依規實施聯合獎懲5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