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閉幕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全會公報一經發布,就在濟南廣大黨員干部和社會各界引發強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濟南在落實全會部署要求上一定要走在前列,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要當好尖兵、做出示范。
“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決定》,這說明國家把社會治理擺到了更高位置,也說明我國社會發展到達了一個新階段。”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社會學系教授王忠武十分關注全會情況,“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濟迅猛發展,但社會治理方面的工作相對滯后。目前我國經濟總量名列世界前茅,而社會治理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經濟發展是社會治理的基礎,隨著我國經濟不斷增強,社會治理的重要性也逐漸凸現出來。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決定》,可以說為我國補足社會治理的短板‘注射了一劑催化劑’,為我國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結合濟南工作實際 把全會精神落到實處
當前,濟南正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朝著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目標前行。如何結合濟南工作實際,把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落到實處,是濟南各級各界熱議的焦點。
“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滿足人民多層次多樣化需求,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等要求,為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市教育局局長、黨組書記王品木對全會中涉及教育的內容格外關注,“加快實現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時代賦予教育的使命,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必由之路,更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為之不懈奮斗的目標。濟南教育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科學推進教育綜合改革,推動濟南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全面提升教育質量,為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打造教育現代化的‘濟南品牌’而不懈努力。”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工會工作是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治國理政經常性、基礎性的工作,工人階級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主力軍。”市總工會常務副主席傅金峰說,“工會組織作為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將深刻領會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忠誠黨的事業,竭誠服務職工,依法履行職責,切實承擔起引領職工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責任,引導職工把中國夢同企業夢、個人夢結合在一起,立足崗位建功立業,爭做新時代的奮斗者。”
章丘區婦聯主席張淑萍在學習了全會精神后深有感觸,她表示,婦聯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婦女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黨的女兒”。作為一名基層婦聯主席,學習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就是要守好初心,忠誠黨的事業,牢記黨的宗旨,為黨夯實執政的婦女群眾基礎,為黨的事業貢獻力量。“我將進一步學深悟透全會精神,將加強婦女思想引領緊緊抓在手上,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為依托,突出政治引領,價值引領、榜樣引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將廣大婦女團結凝聚在黨的旗幟下。進一步推進‘出彩人家’創建工作,在引領婦女群眾美化人居環境、增收致富、弘揚文明新風中勇擔使命,進一步激發農村婦女和家庭追求美好生活的內生動力,形成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張淑萍說。
共建共治共享 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是推進社會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內在要求。而社會治理的重心在基層。
“全會公報明確指出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的十三個方面的顯著優勢,為我們在新時代開展社會治理創新實踐提供了基本遵循。”天橋區工人新村南村街道黨工委書記周紅文表示,作為一名基層干部,她對基層社會治理深有感觸,“作為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街道更要在貫徹落實全會部署要求上積極探索,勇于實踐。下一步,街道將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突出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圍繞轄區群眾關注度高的熱點難點問題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緊緊依靠社區群眾,充分發揚民主,堅持眾人的事眾人商量著辦,引領社區群眾依法開展自治。堅持黨建引領,推進物業服務管理創新。發揮好社區黨組織對各類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不斷提高社區治理的精細化、現代化水平。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以強化街道公共服務為突破口,持續推進‘清單制度’改革,實現街道服務職能歸位,推動社區減負增能,激活基層治理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轄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歷下區大明湖街道黨工委書記吳強在認真學習了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之后表示,這是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關鍵節點上召開的大會。“黨中央對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決心很大,部署得力,我們在實際工作中,要堅持街道、社區一盤棋,調動各方力量、整合多方資源,吃透‘上情’、把握‘下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好結合文章,狠抓工作落實;突出基層黨委的先鋒作用,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引導群眾自治,提升服務能力,培育點線面相結合、大眾化與個性化相結合的多樣化服務組織;敢于創新,敢于較真碰硬,既要維護‘面子’,更要翻新‘里子’;敢破題,解難題,奮力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把中央精神和好的政策落地落實,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