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勝利舉行。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四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政治任務。全市各級各方面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迅速興起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熱潮,切實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實現全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上來,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全面提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十九屆四中全會是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具有開創性、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習近平總書記代表中央政治局作的工作報告,全面系統總結了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各方面成就,極大振奮和凝聚了黨心軍心民心。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深刻回答了“堅持和鞏固什么、完善和發展什么”這個重大政治問題,既闡明了必須牢牢堅持的重大制度和原則,又部署了推進制度建設的重大任務和舉措,體現了總結歷史和面向未來的統一、保持定力和改革創新的統一、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的統一,是完善和發展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的綱領性文件,必將對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要深刻認識到全會政治意義重大,莊嚴作出了毫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宣示。全會系統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的重大理論成果、實踐成果和制度成果,并在此基礎上凝練概括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13個方面顯著優勢,這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的根本保障所在,是“中國之治”的制度密碼所在,也是堅持“四個自信”的基本依據所在。
要深刻認識到全會戰略意義重大,科學擘畫了將新時代改革開放推向前進的宏偉藍圖。這次全會置身“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大坐標,提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要求和目標,明確了“三步走”的戰略設計,讓全黨全國明所將往、知所趨赴,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強烈的歷史擔當,必將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要深刻認識到全會實踐意義重大,系統制定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行動綱領。這次全會提出的13個“堅持和完善”,積極順應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要求,堅持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相銜接,統籌制度改革和制度運行,既闡明了必須牢牢堅持的重大原則,又部署了推進制度建設的重大舉措,體現出強烈的問題導向和鮮明的實踐特色,必將對提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產生重大促進作用。
要深刻認識到全會國際意義重大,突出貢獻了全球治理現代化的中國智慧。改革開放4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走出了一條與西方國家完全不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隨著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深入實施,中國國家治理必將創造更多奇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必將更加彰顯。這對整個世界而言無疑會進一步拓展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新途徑,為人類探索建設更好社會制度貢獻出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開啟了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新的篇章。新目標、新征程,新擔當、新作為。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